欢迎来到厦门市贵州商会!

【聚焦新能源 共谋新合作】我会会长率队参加中国(贵州)新能源产业对接交流活动!

2025-09-09 来源:本站 浏览量:95

2025年9月9日下午15:00,一场聚焦“新能源产业”的跨区域合作盛会——中国(贵州)新能源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C204室火热开启。贵州省商务厅、贵州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、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,贵阳市商务局等单位承办,吸引了闽黔两地新能源领域企业、商会代表齐聚一堂,共话产业机遇,共绘合作蓝图。我会会长王洪涛率队组团参加了此次座谈交流会。参加此次活动的有: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会长韩雄、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梅、副会长李永宏、宋运华、宣志敖、执行秘书长王光礼、理事徐芳、副秘书长李燕娇、邹迅。与现场嘉宾共同见证这场“绿色能源”与“开放合作”的双向奔赴。

高位推动 多方聚力:共绘新能源发展“新图景”

下午3时,活动在主持人、贵州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刘锐的热情开场中正式拉开帷幕。刘锐主任以“贵州新能源产业的‘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’”为引,简要介绍了贵州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——“作为‘西电东送’重要基地,贵州拥有丰富的风电、光伏、水电资源,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、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。

随后,贵州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黄献喜、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龙丛分别上台致辞,为活动注入“官方强音”。

园区与企业“同台路演”:晒出贵州新能源“硬实力”

如果说领导致辞是“宏观蓝图”,那么接下来的贵阳经开区、开阳经开区推介贵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推介则是“微观细节”,让参会企业直观触摸到贵州新能源产业的“温度”与“厚度”。

贵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以“新能源产业集群”为主题,重点推介了园区在动力电池、氢能源装备等领域的布局:“园区已聚集中伟股份、振华新材等龙头企业,形成了从电池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,2024年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。我们为入驻企业提供‘一站式’服务,从厂房租赁到人才补贴,政策‘能给尽给’!”

开阳经开区则以“磷氟锂资源”为优势,抛出“资源+产业”融合发展的橄榄枝:“开阳是‘中国磷都’,磷矿储量超19亿吨,锂资源富集度全国领先。园区正规划建设‘新能源材料产业园’,重点引进锂电池正极材料、电解液等项目,配套标准化厂房、物流中心,让企业‘拎包入驻’。”

随后,贵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代表——某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、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公司依次上台,分享企业在技术创新、市场拓展中的“贵州故事”。“我们在贵阳的生产基地采用‘光伏+储能’一体化供电,年减排二氧化碳超2万吨;与本地车企合作的智能驾驶系统,已实现商业化落地。”企业的“实战经验”,让现场企业家纷纷掏出笔记本记录。

相关负责人介绍说:“此款的无人驾驶小巴,在此之前它们已经完成了6000多公里的道路测试,小巴的车身遍布激光雷达、超声波雷达、摄影头等传感器,就像‘驾驶员的眼睛’能观察四周环境,实时感知复杂道路信息,并将数据交由‘大脑’——人工智能AI算法处理。这一过程中,‘公交车’不仅能自动判断信号灯,还会礼让行人。为让它更加智慧、安全、稳定地上路,我们还在车内配备了一名安全员,当自动驾驶系统遇到无法处理的路况,或者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紧急制动时,安全员可立即接管车辆。”

目前,这款无人驾驶小巴已在西班牙、意大利、美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多个国家落地运营,主要应用于城区、景区和园区三大场景,为乘客提供3-10公里的无人接驳服务。

以“绿”为媒 携手同行:共赴新能源“星辰大海”

暮色渐染,活动在意犹未尽的交流中圆满落幕。从“资源禀赋”到“产业落地”,从“政策支持”到“企业需求”,这场跨越山海的对接会,不仅让各个企业看到了贵州新能源产业的“硬支撑”,更感受到了贵州“求贤若渴”的“软环境”。

正如贵州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刘锐在总结时所言:“新能源是‘未来产业’,更是‘共富产业’。贵州有资源、有平台、有诚意,希望通过今天的对接,让更多企业在新能源赛道上‘手拉手’‘一起跑’。

而我会的参与,正是这场合作的重要“纽带”——作为连接闽黔两地的桥梁,我们将持续发挥商会优势,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双向流动,让更多贵州新能源“金凤凰”飞向长三角,让更多企业扎根贵州、共赢未来!

下一站,让我们共赴贵州,在青山绿水间,续写新能源产业的“春天的故事”!